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系高質量發(fā)展,關系人民生活幸福,關系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系國家安全。2023年4月26日是第23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同時也迎來了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
【知識產權、國家知識產權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知識產權:指智力創(chuàng)造成果,包括發(fā)明,文學和藝術作品,外觀設計,商業(yè)中使用的符號、名稱和形象等。
國家知識產權局:為國務院直屬機構,負責擬訂和組織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zhàn)略、保護知識產權、促進知識產權運用、審查注冊登記知識產權和行政裁決、建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等工作。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于1967年,為聯(lián)合國專門機構,是知識產權服務、政策、信息和合作的全球論壇。該組織通過國家之間的合作并在適當情況下與其他國際組織配合,促進世界范圍內的知識產權保護,保證各聯(lián)盟之間的行政合作。
【我國保護知識產權的歷史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條約】
建國后,我國便開始保護知識產權,這一時期的商標注冊工作先后由中央私營企業(yè)局和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主管。1978年,國家恢復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后,內設商標局主管全國商標注冊和管理工作。從1980年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以后,我國先后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逐步構建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體系。
我國在有序推進國內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同時,也加快融入國際規(guī)則體系。我國1985年加入《保護工業(yè)產權巴黎公約》、1989年加入《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xié)定》、1992年加入《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等,以上行為均表明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積極進入國際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知識產權與生活】
《商標法》第八條規(guī)定,“任何能夠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qū)別開的標志,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和聲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均可以作為商標申請注冊?!?/span>
《專利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發(fā)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span>
《著作權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在作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為作者,且該作品上存在相應權利,但有相反證明的除外。”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科技創(chuàng)新。知識產權與企業(yè)和個人息息相關,只有樹立全社會良好的法治意識、建立健全法治保障,才能讓人民群眾更好地享受經濟發(fā)展成果,支持全面創(chuàng)新,營造一流創(chuàng)新生態(tài)。(本期圖文:法務合規(guī)部 黃桂濤,本期編輯:廖長霖)